新聞中心
來源:學術經緯
上周,頂尖學術期刊《科學》上刊登了一篇事關大眾健康的研究論文——來自Scripps研究所的一支研究團隊找到了一種小分子,它有希望成為人類對抗多種流感病毒的利器。
流感與感冒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兩者之間卻有著巨大的差別。作為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疾病,流感不僅會讓人發39度以上的高燒,還會引起肺炎、心肌炎、以及腦炎等并發癥。一旦高致病性的流感病毒在全球開始傳播,就會帶來巨大的破壞。舉例來說,1918年初到1920年末爆發的“西班牙流感”,在全球感染了5億人,估計奪走了5000萬到1億人的生命,死亡人數占到了當時全球人口的3%-5%!
100年過去了,如今的衛生條件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但不可否認,流感依然是全球健康的一大威脅。即便是在醫療條件優越的美國,每年也有5%-20%的人口會患上流感,導致超過20萬起住院病例,并造成36000多人死亡。在抗擊流感的道路上,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
大約10年前,Scripps研究所的Ian A. Wilson教授團隊從一名健康人的體內找到了一種“超級抗體”,它能夠識別流感病毒的血凝素部分。由于不管是1型流感病毒,還是2型流感病毒,都具有這一結構,因此這種抗體也被認為具有廣譜的抗流感效應。
從那時起,科學家們就想從這些抗體中找到抗擊流感的秘方,開發出萬能的流感疫苗和流感療法。然而抗體本身在成藥上有著許多局限,比如它們只有通過注射才能進入人體,難以口服,這讓患者難以在家自行治療。從便捷性上講,那還是口服的小分子藥物更有潛力。
有什么小分子藥物能和“超級抗體”有同樣的效果呢?這正是本研究想要回答的問題。
順著10年前的研究,Wilson教授團隊設計了一種小型的多肽,它與“超級抗體”能結合流感病毒的同樣部位。隨后,他們又設計了一個精妙的篩選試驗:使用高通量篩選方法,研究人員們很快測試了50萬個小分子中,有哪些可以影響到小型多肽與流感病毒的結合。如果小型多肽在小分子的作用下發生脫落,就意味著該小分子與小型多肽結合的是流感病毒的同一位點。當然,這也是“超級抗體”結合的位點。
本研究的篩選方法(圖片來源:《科學》)
這一篩選帶來了多種具有潛力的新藥分子。經過進一步的優化,研究人員們精挑細選出了一種叫做JNJ-4796的分子,它與靶點具有出色的結合能力,也有不俗的藥代動力學特征。結構分析也再次確認,它與“超級抗體”結合的都是流感病毒的血凝素部分。
JNJ-4796的結合方式符合預期(圖片來源:Scripps研究所Wilson lab)
接下來,研究人員們面臨的就是一個最為現實不過的問題:JNJ-4796能否真的起到對抗流感的作用?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他們首先進行了小鼠實驗。研究人員們把小鼠分為三組,一組接受高劑量的JNJ-4796,一組接受低劑量的JNJ-4796,另一組則是對照組。接受藥物的一天后,這些小鼠接觸了25倍于致死量的流感病毒,并繼續接受JNJ-4796的治療。
研究表明,不管使用的劑量是多是少,只要接受了JNJ-4796的治療,小鼠的存活率就是100%。相反,對照組的小鼠在流感病毒的摧殘下,體重一路下降,在第7天死亡一半,在第8天全部死亡。這一結果證實了JNJ-4796在動物體內的抗病毒效果。
相較另一款分子,JNJ-4796在小鼠中的治療效果更好(圖片來源:《科學》)
當然,小鼠實驗的成功,不代表這款分子能夠直接用于人體。在此之前,我們還需要做一系列臨床前和臨床試驗。在臨床前的研究階段,科學家們發現,JNJ-4796能有效防止人類支氣管上皮細胞被流感病毒所感染。
“這一分子的誕生,驗證了基于抗體進行新藥發現的可行性,”本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之一Rameshwar U. Kadam博士說道:“我們可以把這一策略用于其他不同的病毒?!迸e例來說,如果我們能找到中和HIV病毒的抗體,或許就可以據此設計出針對HIV病毒的有效藥物。
期待這款小分子藥物隨后的研發道路一帆風順,早日讓它走出實驗室,來到患者身邊,幫助人類對抗流感。
網站免責聲明:
1.湖北海鴻醫藥有限公司對本網站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聲明或保證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認信賴任何信息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湖北海鴻醫藥有限公司,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2.凡本網站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站)"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站發布,可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聯系電話:027-84877900 郵件:10155662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