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Share to:

新聞中心

“4+7”大考,以何論成???

來源:新浪醫藥

在“4+7”帶量采購及其引發的蝴蝶效應的綜合作用下,醫藥行業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打亂了很多企業戰略部署的同時,也讓部分企業陷入挑戰與抉擇。


2019年,“4+7帶量采購”進入關鍵執行期,與此同時,藥企如何思考自身的轉變以迎接挑戰?第二批帶量采購品種何時公布?新一輪輪帶量采購中將呈現哪些新趨勢?……行業內遍布著各種猜測的聲音。


第81屆藥交會期間,新浪醫藥針對上述問題向部分與會專家了解到相關情況,他們從不同方面解答了行業的猜測。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4+7


2018年12月,成都倍特替諾福韋二吡呋酯96%以及正大天晴恩替卡韋93%的降幅進入帶量采購,讓此前一度被低估的帶量采購震撼了整個行業。從政策制定和制度改革出發點的角度來說,這一結果代表著“4+7”帶量采購試點前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在資深醫藥界專家、九州通醫藥集團業務總裁耿鴻武看來,“4+7”政策是非同尋常的:不僅是國家醫保局的首秀,體現了國家思想,而且降低幅度超出預期,市場規模上也屬第一。這都說明“4+7”政策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


落地執行情況也佐證了這一成功。2019年4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醫療保障局副局長陳金甫介紹:截至2019年4月14日24點,“4+7”試點城市藥品集中采購涉及的25個中選品種采購總量達到了4.38億片支,總金額共計5.33億元,已經完成約定采購總量的27.31%,超出了預期。


長久以來,我國醫藥行業包括藥品集中采購制度上存在著種種問題。平安證券首席分析師葉寅表示,醫藥行業已從“九龍治水”、“多頭監管”的階段過渡到“國務院機構改革”、“正本清源”階段,國家醫療保障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藥監局等出臺的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正深刻改寫著醫藥行業生態,“4+7”帶量采購試圖解決原研藥份額過高價格過高、仿制藥價格過高等市場亂象。


這與1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方案》部署的四個目標任務相呼應:一是實現藥價明顯降低,減輕患者藥費負擔;二是降低企業交易成本,凈化流通環境,改善行業生態;三是引導醫療機構規范用藥,支持公立醫院改革;四是探索完善藥品集中采購機制和以市場為主導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


如今,隨著“4+7”帶量采購進入關鍵執行落地期,未中選品種、原研品種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許多仿制藥為主的藥企面臨大幅降價的壓力,經營利潤也將受到沖擊。


興業證券認為,“4+7”帶量采購刷新了藥品最低價中標記錄。對于醫藥企業來說,意味著高毛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4+7”藥企不得不面對的選擇與突破


“4+7”帶量采購沖擊波下,許多藥企不得不做出調整。


一大批藥企正在重新聚焦核心業務以及戰略轉型,公司已有的仿制藥立項項目被砍、研發機構毀約率大增。一位不具名藥企市場負責人告訴新浪醫藥,其所在公司一個新藥獲批后,因為國內某巨頭公司同種藥物進入“4+7”試點,現已不愿多做推廣,同時“幾個仿制藥項目被砍”。這其實對企業本身是個很大的沖擊與變動。


研發投入迅速增加成為一個可見的趨勢。這種趨勢不僅體現在恒瑞這類向來以高研發投入見長的明星公司中,科倫、康弘藥業、現代制藥等領域佼佼者也均投入不小。在愈發激烈的行業競爭以及帶量采購等政策的影響下,由仿制藥向高壁壘仿制藥、創新藥轉型升級,成了一條受追捧的路徑。


同樣在“4+7”大背景下,作出改變的還有實力雄厚的外資藥企,“下基層”去到三四五線城市成為其首要選擇。安永大中華區風險咨詢服務醫藥行業合伙人吳曉穎表示,“過去跨國企業大部分營銷能力包括目標群體都是集中一、二線城市大醫院?!?+7’后,跨國藥企一定會調整營銷戰略,加速對廣域市場的進攻?!?/span>


據此前獨家獲得的消息,輝瑞在立普妥帶量采購落標之后,立普妥所在的心血管團隊人數不降反增,擴崗2000人,主要推廣方向,便是下沉到民營醫院和鄉鎮。


除了將過期原研藥市場下沉,跨國藥企也在尋求其他路徑。一種方式,便是采用降價策略并向即將調整的醫保目錄拋出“橄欖枝”,另外一種方式則是將過專利期的原研藥資產剝離,4月23日,禮來宣布與億騰醫藥簽署協議,向其出售旗下抗生素產品??虅诤头€可信在中國大陸的權利,以及位于蘇州的??虅谏a工廠。


作為新政策生態下的必然產物,耿鴻武表示,‘4+7’帶量采購引發了全行業整體焦慮。他建議企業家要有歷史觀,站在長期的中國醫改的角度,看清“4+7”的本質,當前中國醫藥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周期,未來大健康產業的紅利一定會被這些合規合法的、大型的企業分享。他還鼓勵企業家要以技術為核心大力進行產品創新,依托互聯網積極探索新模式。


在路上的第二批“4+7”


第一批“4+7”帶量采購余威未消,第二批帶量采購卻已經在路上。


據2019中國DTP及處方藥零售大會了解到的消息,第二批帶量采購的品種已經基本選定。相關方面人士透露了這一信息,但是更多的信息現階段還不方便披露。


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咨詢部總監盛楊佶也表示,“帶量采購是基于醫??刭M大背景下出臺的應對政策,目前第一批中標品種已經開始采購并進入醫院市場銷售,預計第二批帶量采購也將很快到來?!?/span>


但對于第二批甚至是第三批,將會有哪些品種進行帶量采購目前爭議較大。盛楊佶認為,在品種篩選上會有以下幾點邏輯:一是藥品供應能力和質量必須要能夠保證;二是要考慮藥品的市場需求;三是價格虛高的藥品價格要趨于合理化。


此前東吳證券分析認為,鑒于首批帶量采購品種醫院采購量較好,預計第二批品種有望于下半年出爐,并且主要集中在抗感染類、降壓降糖類、心腦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藥品,同時終端銷售額大,并且有廠家通過一致性評價,將會包括阿卡波糖、克拉霉素片、鹽酸二甲雙胍片等品種。


來源:東吳證券、經七緯五


但第二批品種降價幅度會不會越來越大,價格廝殺將更加激烈?耿鴻武認為,這一論點純屬猜想。目前并沒有關于第二批的具體方案釋出,無法判斷降價力度,希望行業內不要主觀臆斷,造成混亂?;诘谝惠啂Я坎少弾淼臎_擊,目前仍有不少業內人士相信第二輪帶量采購的價格廝殺會更激烈。


存在分歧的還有對跨國藥企介入競爭的認識。一些行業人士直言擔心,部分跨國藥企一旦開始著手以低價殺入進來,將對國內的仿制藥企業有更大的沖擊。但事實終究需要面對,5月6日,諾華旗下山德士(中國)生產的瑞舒伐他汀通過了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仿制藥質量與療效的一致性評價,成為國內首個通過一致性評價的進口藥品,這不但是跨國藥企在一致性評價打響的第一槍,同時也意味著國外藥企針對仿制藥開始了布局。


盛楊佶則認為不必過度擔心,“4+7”帶量采購藥品降價幅度較高,外資難有成本優勢,落選較多,因此帶量采購或是本土藥企與外資藥企合作的契機,具有零售渠道優勢的本土企業,或可與外企合作拓展院外市場,渠道下沉抓住剩余市場。

網站免責聲明:
1.湖北海鴻醫藥有限公司對本網站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聲明或保證其內容之正確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認信賴任何信息所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湖北海鴻醫藥有限公司,有權但無此義務,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
2.凡本網站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站)"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站發布,可與本網站聯系,本網站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聯系電話:027-84877900  郵件:1015566216@qq.com